有梦想的人生最富足,有好米吃的时代才幸福

  秋收季节,晒米场稻香四溢,常熟辛庄朱家桥村委会的稻谷加工厂里,前来晒谷脱粒的村民在一片片澄黄黄的映衬下明艳欢快。

  晒谷场上,有一群黑得发亮的年轻人和头发花白的老人尤其显眼,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笑声伴着脱壳机的嚓嚓声,这是一首混合着阳光和稻香的协奏曲。

  “朱家桥的米,吃过的人都说好吃,我们就种大米。”

  8年前,七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唐书记的带领下和小陈、小黄两位大学生村官一拍即合,萌生出一个想法,于是,有了今天的朱家桥农业合作社。

  稻田里缺打理的庄稼人,陈爷爷、姚爷爷、吴爷爷三位村里的退休老干部站了出来,九个“芝麻官”和三位“米老头”决定为村民谋福祉。

  村支书唐书记为大米取名“常熟好米”。一打开真空包装袋,就能闻到浓浓的米香。即便是用普通的电饭煲煮出来,粒粒米饭都洁白晶莹又饱满,油质丰富,口感香甜软糯。

  为了种出这样高品质、无公害的好米,合作社先是整合了村里700余亩田地,向农技站咨询科学种植水稻的技术,邀请省里的专家来指导,还引进了日本的农机……三代人在同一种初心下耕耘劳作。

  shutterstock_764930209

  合作社的“50后”说,简单的信念,是他们坚持8年的动力与愿望;“70后”说,村民致富是700亩田上种出的希望;“90后”说,这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份考题。

  选种,是好米种植试卷的第一题。

  合作社多次走访农技站,请教农科所专家,进行市场调研,最终选定“南粳46”。

  育秧、移栽、插秧、灌溉、施肥、除虫、割稻、舂米……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米的产量和品质。朱家桥农业合作社的水稻在种植上采用大棚流水线育秧等新技术,从育苗到插秧到收割,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手工劳作,真正实现了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

  每年5月下旬开始培育秧苗。育秧苗的过程在15天左右,6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里,各项指标监测工作从每天清晨6点就开始了……

  6月初,秧苗成熟了,移栽到自然环境之后,失去了大棚的庇护,需要更多的工序。社员们日出而作,直到晚上把稻田里的水抽干,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前再对稻田进行灌溉……

  7月底至8月初,正值酷暑,不仅要保持稻田里土壤的湿润,还要对稻禾进行施肥和除虫,一切都按照农业部门的标准严格执行,采购指定品牌、指定剂量、指定渠道的正规产品……

  从收割的那一刻起到最终包装好的成品,整个过程都在无尘环境中,保证了大米纯天然的滋味,不用水洗即可食用。

  收获的时节,满眼金黄,满垄稻香,满心感恩。

  稻谷烘干工序极为重要,如果在空气里自然晒干,室外阳光过强,稻谷失水过多,脱壳处理后的成品米口感不好;如果天气不好,稻谷水分较多,脱壳后的成品米不易保存,容易发霉,而且卖到市面上,重量就是虚高。

  合作社引进烘干机,严格执行标准,利用机器来控制稻谷的烘干程度,这样可以使成品米水分含量恰到好处。同时,不同大小(重量)的米粒,通过机器的震动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最后精选出外观基本一致的大米,作为成品进行包装,集颜值与品质于一身。

  不为人知的是,朱家桥合作社坚持每年水稻种植前,把土壤的样品送去检测;秋收季节,则会把成熟的大米送去检测,并且获得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

  合作社三位“50后”的爷爷,都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

  而现在,看着自己种出的“常熟好米”,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有梦想的人生最富足,有好米吃的时代才幸福!

  就是这样的用心好米,每一口吃在嘴里,都是健康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南官大道188号

全国客服热线:95347 邮政编码:318050

COPYRIGHT 2003-2019 TaiL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8676号-1 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288号本网站支持IPv6

  • 泰隆银行
  • 微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