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培养高素质普惠金融人才

媒体:光明日报 时间:2024年6月5日

  浙江工商大学泰隆金融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由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于2019年联合创办的国内首家培养高素质普惠金融人才的非独立设置混合所有制学院。学院依托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设立了普惠金融方向,明确了普惠金融人才“理念—视野—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构建了“课程—师资—平台三轮驱动”的普惠金融人才培养体系。2024届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超44%,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坚持目标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坚持新文科建设理念,优化实施路径,积极构建普惠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金融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学院注重思政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数智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创建普惠金融特色课程模块,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自编自建普惠金融系列教材、案例库和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院实施“双讲师制”和“双导师制”,打造由校内专任教师和金融机构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专业导师和实务导师的协同指导下,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学院以实践、创新和国际化为核心,构建普惠金融立体式培养体系,依托泰隆银行网点和培训学校,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习机会;依托全员创新制度,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学院还通过全员境外交流计划和国际师资引进计划,搭建国际化平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依托产教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需求导向,建立“产教融合”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泰隆银行共建混合所有制学院,引入企业资源,实现引企入教,激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高育人质效。积极构建理事会治理模式,实现共建、共管、共育、共享的目标,保障人才培养的自主权和质量。学院确立非营利性质,明确运营机制,坚守人才培养初心,依托财务独立核算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

  探索“四个全员”机制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院实施全员“双导师制”、全员实习实践、全员境外交流、全员参与创新“四个全员”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为每名本科生精心设置学业导师,其中包括校内专业导师和来自金融机构的实务导师。每5名本科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各1名,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院为每位学生提供大量的行业岗位和实习机会,依托实务导师和金融机构,开展体验式、任务式、实战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职场能力。同时,学院还增设实践类课程,提高实践课时和学分比重,其中普惠金融方向课程实践课时比例为50%。

  学院积极为学生创造出国(境)交流学习机会,设立对外交流奖学金,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申请并获得资助,前往国际知名学府进行交流学习。此外,学院还邀请境外学者担任导师、讲授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交流平台。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组织专业导师和实务导师联合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定期举办商泰讲堂、商泰首席金融论坛等高水平讲座,邀请国内外学术名家、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等分享前沿理论和实务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水平。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南官大道188号

全国客服热线:95347 邮政编码:318050

COPYRIGHT 2003-2019 TaiL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8676号-1 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288号本网站支持IPv6

  • 泰隆银行
  • 微泰隆